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烟雨空濛雨亦奇 ——崔昊山水《周庄春雨》赏(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崔昊.美术学视域下的东北地域中国画研究【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7 一、作品的构图特色崔昊的《周庄春雨》,是中国画用水墨表现江南水乡

【2】崔昊.美术学视域下的东北地域中国画研究【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7

一、作品的构图特色崔昊的《周庄春雨》,是中国画用水墨表现江南水乡的优秀作品。烟雨弥漫在古老长街,水天一线游走其间,只能看到水路两侧的独特房舍建筑。面对这样的水乡实景,画家取其近景来塑造,而中、远景则无法用写实的方法表现出来。于是,画家灵活的采用散点透视把自己从多角度观察到的水乡景物进行整合。画家把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的“三远”的散点透视运用其中,这个透视方法的运用有别于西方构图的散点构图,它与古代中国画家的绘画方式相关联。采纳古代画家边走、边看、边构思,在观察的途中勾勒创作小稿,待回到家中再加进主观的想象来进行创作。这样的创作在许多层面上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在这幅作品中,画家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打破了时间、空间、地点的不同而给观赏者带来的认识上的局限性,使得画面构成具有了特殊的艺术因素。画家吸纳了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散点透视构图方法。在蜿蜒的水道向上布置栈桥,利用水道两边房舍建筑的伸展和收缩来体现水路的曲折,把曲折的水道构设悠远迷茫。在水道两旁的建筑物,画家的观察点不受视域的限制,根据需要移动观察点,把看到的东西组织起来绘成画面。用以近推远的方法,从近处的水桥画到远处迷蒙中的水桥;画面既看到了近处的楼台、行人和树木,又看到桥下的船中和远处纵深的河港,画面丰富又有诗的韵味,而且无论在什么角度看景物,它们的比例都是合乎透视原理,这是西洋画法的焦点透视无法做到的。这正是崔昊把中国画的“散点透视”的方法,在艺术表现和水乡题材内容的需要上拓展和延伸。二、作品意境的表现中国画讲究空白、虚实关系的艺术手法表现,营造情景交融的意境是中国画一直追求方向。它是美学思想的范畴之列,在绘画中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达到情与景的高度融会所体现的艺术境界。崔昊的《周庄春雨》就是这种意境创新之作。水乡的水港烟雨蒙蒙,画家充分运用墨色的渗化效果,把近景中的栈桥刻画地朦胧还不失形态。桥上的草儿有意识的处理成各种姿态,参差错落,垂挂于桥上,充满了生机。水港两侧的楼阁采用小写意的方法,塑造的隐约可见。水道上的水气效果尤为逼真,迷蒙浑然的韵味,给人变化朦胧、轻松自然的视觉效果。这是画家对水墨技法运用的恰到好处,对墨色控制的柔韧有余的结果。这种水面升腾雾气和天空下的雨水融合在一起形成的景象,形成了既是无形,又是有形仙境般境界。画家把这黑白审美情趣用墨色幻化出神秘、飘渺的意境,散发出诗的情调。这样的情境让观赏者隐约感觉到水彩画的味道。楼台耸立、小船飘荡在烟雨雾汽之中,朦胧中一对情侣在小雨中领略这水乡美景,表现出空灵飘逸,给人以独特意境美的享受。中国画讲求“三远”,深远是意境创意的关键,在此,画家将中景的栈桥控制在灰色基调,把它的结构交待于朦胧之中,而后一气呵成把远处的房屋建筑淡淡勾勒、点染,形成了一幅雨中的水乡,形成了似而不似之间的韵味,一任将中西绘画的技法融合创新,在这幅《周庄春雨》中得到了完美体现。三、《周庄春雨》艺术审美画家用水墨来表现水乡,实则是用一种梦幻的方式来忆水乡,表达对家乡的无限爱恋之情。利用黑白色的冷艳自然特点,来营造思乡的情感无疑是最佳选择。《周庄春雨》画面全部采用写意手法来营造烟雨迷蒙的景象,不论是栈桥上的情侣,水道上的雨雾,还是飘浮的小船,展现的是清美静逸的意境,隐逸着画家对家乡深深的眷念之情。画家采用散点透视法,把水乡的多个代表性的物象融汇在一起,营造凄婉迷蒙的水乡,展现了沉醉闲淡环境。形成了韵味醇厚,意蕴深长隽永的情调,进而把情思寄托于宁静迷蒙间,给观赏者以无限的想象和回味的余地。用大笔墨在树木、房屋结构上渲染刻画深邃清冷的环境氛围。这种意境冲淡闲远而又韵味醇厚。取得“形具而神似,意明而笔透”的效果,达到了“天人合一”与自然融为一体境界。“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的诗句悠吟出画家创作的心境,给人流连未已、欲留在这幽秀绵邈的美境。情感含蓄深婉,传达出画家沉醉的情思和悠悠不尽的情韵。此作构思独特,物我无间,演绎出静谧凄美的艺术境界。【参考文献】【1】崔昊.刍议艺术评论视域下中国画交流话语体系的构建【J】.中国文艺评论,2017(03)【2】崔昊.美术学视域下的东北地域中国画研究【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7

文章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网址: http://www.qqhedxxb.cn/qikandaodu/2020/0819/393.html



上一篇:齐齐哈尔大学体育专业学生理论课学习现状调查
下一篇:体育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中的问题探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版面费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论文发表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