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建体系 强载体 明路径 齐齐哈尔“六力齐发”保(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突出工艺升级。培育大豆深加工链,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实施“大豆振兴计划”的窗口期,落实大豆加工补贴政策,发挥克东禹王、富裕蓝海、讷河笙得利等

突出工艺升级。培育大豆深加工链,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实施“大豆振兴计划”的窗口期,落实大豆加工补贴政策,发挥克东禹王、富裕蓝海、讷河笙得利等骨干企业带动作用,鼓励企业加大先进工艺的改造升级,陆续投产了分离蛋白、低温豆粕、有机豆粉等多个项目,加快促进由“原”字号向“精”字号转变。

突出产品升级。打造大米价值链,坚持走集约发展、综合利用之路。依托水稻产业联盟,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前端产品开发向有机高端食品领域延伸,后端副产物向循环增值方向拓展。引导和美泰富新建米糠油生产线,六水香引入日本佐竹全套精制米生产线等,涌现出了伽马米、蟹稻米、鸭稻米等一系列有机特色米,产品品质、价值不断升级,已入驻全国1100多家商超。

探索粮食市场流通路径,固渠寻机添动力

坚持借船出海。创新“齐粮进京”战略,确保市场有销路。围绕泰来大米、甘南查哈阳大米等优质粮食,推进“双品牌”运作,借助“古船大米”等品牌和京粮集团成熟销售网络,提高泰来、甘南大米品牌知名度及在北京市场占有率。

坚持靠大联强。加大“北粮南销”力度,确保销售有渠道。组建招商专班,扩大产销对接和跨区域流通,落实“市局牵头、企业运作、对口衔接”新举措,与京粮、豫粮、湘粮、广州风行等10余家大型粮食集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机制。

坚持点面结合。释放集群集约效应,确保调运有通路。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粮食供应基地建设,粤旺农业产业园、首农集团综合产业园等一批项目落户建设;推动粮食市场化、多层次网上交易,各县(市)粮食批发分市场已全部纳入国家粮食交易平台;完善粮食仓储物流节点,阜丰铁路运输配套项目、讷河拉哈工业特色小镇物流园项目相继开建,总投资4.81亿元。

探索企业发展壮大路径,抢抓机遇增实力

深化资源整合。抢抓国家储备粮政策调整契机,通过股份合作、租赁经营等途径,整合吸收民营企业优质资源,不断壮大国有粮食企业实力。齐齐哈尔粮食集团、讷河市粮食集团及龙江县粮食集团等加快“转身”“做活”步伐,走上组织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之路。

深化三产融合。把握市委市政府“深入推进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发展机遇,落实齐粮集团与京粮、豫粮、易中联等达成的战略投资协议,以军粮储备库混改为试点,增加订单种植、水稻大豆杂粮加工、大豆期货贸易等经营板块,推动期货交割库审批和建设,打造新经济增长点,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深化配套联合。大力发展“吃配”经济,打造地方仓储与加工企业配套合作供应链,摸清对接农垦资源,科学规划调整区域粮食购销布局。采取定向投入、订单收购、代收代储等方式,打造利益连接体和产业联盟,保障龙头加工企业原料供应。

齐齐哈尔市坚决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坚持统筹谋划、系统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以“两个体系”为支撑、“两个工程”为载体、“两条路径”为驱动,聚焦“六稳”“六保”重点,“六力”齐发,多措并举,切实扛起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担当。建立健全粮安考核体系,夯实责任传压力高位推动压实责任。聚焦落实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决策部署,市委全会和全市两会都对粮食安全工作做出重点安排,一以贯之狠抓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全面压实各级党委政府粮食安全责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持续传导压力,充分调动地方重粮兴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发挥考核“指挥棒”引领导向作用。高标考核突出重点。将“保障粮食安全”纳入全市各县(市)区年度目标考评综合指标体系。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前提下,立足主产区粮情实际,科学设定任务指标,优化完善考核方案。突出稳生产、活流通、强监管等重点,深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地见效,全力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高频督导强化落实。紧扣“米袋子”责任制落实,市考核工作组牵头统筹协调成员单位加大督导力度,强弱项补短板,定期核准任务进度,压茬推进市、县考核工作。以提升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能力建设为导向,引导各县(市)持续加大投入,构建起措施具体、保障有力、落实到位的长效机制。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全市连续三年获得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优秀等次。建立健全应急保障体系,保供稳价提能力织密“安全网”。发挥全市44个粮情价格监测网点作用,主动对接大型商超、批发市场,落实日报告、周分析,加强市场监测预警和形势研判。在全面摸排224家应急供应、加工、配送网点基础上,合理调整布局,统筹生产保供,形成逐级保障、层级响应的应急保障网络。每季度对地方储备粮进行检查,确保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疫情期间全市粮油供应充足、价格稳定。管好“手中粮”。严抓粮食大清查发现问题整改“回头看”,落实双重预防机制和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安全生产三年行动和仓储管理整治提升年活动,持续推进“一符四无”及“仓储规范化管理”创建,排查整改问题365个。开展地方国有粮食仓储企业财务收支情况审计,坚决守住生产、储粮、资金“三个安全”底线。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全市储存粮食数量真实、质量安全。筑牢“稳定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市第一时间建立三级协调机制、防控三级联动、监测三个重点、完善三个网络、统筹三项工作,落实“六包四保两防”举措,制定应急预案,专班分片包县推进,统筹抓好疫情防控、粮油市场监测、农民余粮销售、企业复工复产等工作,发挥了粮食安全“稳定器”作用。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全链提升强推力强化精准落实。瞄定“全市覆盖、全优服务、全链提升”收官目标,将优质粮食工程建设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范围,市、县两级成立领导小组,建机制、定方案、明标准、抓规范、促进度,持续加大督导,统筹推进三年建设任务。监测体系完成投资4216万元,占总额96%;“中国好粮油”完成投资1.41亿元,占总额67%;产后服务中心完成投资1170万元,占总额73%。强化示范带动。打造“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增值”格局,全面做优体系链条。新建11个质检机构实现了5万吨以上产粮大县全覆盖,做强政策粮监测同时,拓展“产储购加销”各环节质检服务,年均承检样品达6千份。产后服务中心基于“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带动,因地制宜推广“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多元联合模式,实现互利共赢。全市26个产后服务中心累计开展“五代”业务量近400万吨,入社农户年均增收5%以上。强化品牌引领。打好“寒地黑土、绿色有机、非转基因”三张优势牌,品牌效应不断加强。在“泰来大米”“甘南大米”等地域公共品牌的引领下,和美金鹤、六水香等7个好粮油产品陆续授牌,云桥、农人等15个品牌获国家绿色有机食品标识双认证。全市投入1700余万元用于品牌营销推广,线上与淘宝、京东等30多个电商平台开展营销,线下在外埠建立直营店45家,积极参加省内外各类展销活动,优质粮食供给逐年递增。深入实施产业升级工程,提质转型激活力突出转化升级。提高玉米就地加工转化,落实“两头两尾”要求,发挥国家和省粮食加工政策撬动作用,通过扩能改造、整合重组等措施,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先后引进阜丰、鸿展、益海嘉里等精深加工项目,着力培育壮大了年加工玉米60万吨以上的大型骨干龙头企业5户。年末全市玉米深加工能力在520万吨基础上,将再新增100万吨,玉米就地转化率升至65%。突出工艺升级。培育大豆深加工链,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实施“大豆振兴计划”的窗口期,落实大豆加工补贴政策,发挥克东禹王、富裕蓝海、讷河笙得利等骨干企业带动作用,鼓励企业加大先进工艺的改造升级,陆续投产了分离蛋白、低温豆粕、有机豆粉等多个项目,加快促进由“原”字号向“精”字号转变。突出产品升级。打造大米价值链,坚持走集约发展、综合利用之路。依托水稻产业联盟,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前端产品开发向有机高端食品领域延伸,后端副产物向循环增值方向拓展。引导和美泰富新建米糠油生产线,六水香引入日本佐竹全套精制米生产线等,涌现出了伽马米、蟹稻米、鸭稻米等一系列有机特色米,产品品质、价值不断升级,已入驻全国1100多家商超。探索粮食市场流通路径,固渠寻机添动力坚持借船出海。创新“齐粮进京”战略,确保市场有销路。围绕泰来大米、甘南查哈阳大米等优质粮食,推进“双品牌”运作,借助“古船大米”等品牌和京粮集团成熟销售网络,提高泰来、甘南大米品牌知名度及在北京市场占有率。坚持靠大联强。加大“北粮南销”力度,确保销售有渠道。组建招商专班,扩大产销对接和跨区域流通,落实“市局牵头、企业运作、对口衔接”新举措,与京粮、豫粮、湘粮、广州风行等10余家大型粮食集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机制。坚持点面结合。释放集群集约效应,确保调运有通路。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粮食供应基地建设,粤旺农业产业园、首农集团综合产业园等一批项目落户建设;推动粮食市场化、多层次网上交易,各县(市)粮食批发分市场已全部纳入国家粮食交易平台;完善粮食仓储物流节点,阜丰铁路运输配套项目、讷河拉哈工业特色小镇物流园项目相继开建,总投资4.81亿元。探索企业发展壮大路径,抢抓机遇增实力深化资源整合。抢抓国家储备粮政策调整契机,通过股份合作、租赁经营等途径,整合吸收民营企业优质资源,不断壮大国有粮食企业实力。齐齐哈尔粮食集团、讷河市粮食集团及龙江县粮食集团等加快“转身”“做活”步伐,走上组织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之路。深化三产融合。把握市委市政府“深入推进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发展机遇,落实齐粮集团与京粮、豫粮、易中联等达成的战略投资协议,以军粮储备库混改为试点,增加订单种植、水稻大豆杂粮加工、大豆期货贸易等经营板块,推动期货交割库审批和建设,打造新经济增长点,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化配套联合。大力发展“吃配”经济,打造地方仓储与加工企业配套合作供应链,摸清对接农垦资源,科学规划调整区域粮食购销布局。采取定向投入、订单收购、代收代储等方式,打造利益连接体和产业联盟,保障龙头加工企业原料供应。

文章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网址: http://www.qqhedxxb.cn/qikandaodu/2021/0115/489.html



上一篇:齐齐哈尔市曲棍球运动的发展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齐齐哈尔地名的词语构成研究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版面费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论文发表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