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0 引言 城市滨水绿地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一部分,它在改善区域生态、丰富城市景观、展示城市风貌,开展户外活动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对城市良好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 引言

城市滨水绿地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一部分,它在改善区域生态、丰富城市景观、展示城市风貌,开展户外活动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对城市良好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齐齐哈尔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是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是世界珍禽丹顶鹤的故乡。然而,在“鹤乡之城”的美称下,人们又忽视了另一种旅游景观资源--嫩江沿江景观带。齐齐哈尔市毗邻嫩江,中心城区位于嫩江东侧。多年来,沿江景观的良好资源并没有被充分开发和利用,沿江只有单调的水岸构筑满足防洪使用的要求,而缺少了滨水绿地的生态、景观、展示和游憩的功能。如何充分发掘和释放齐齐哈尔沿江景观的效能,并结合齐齐哈尔的城市特色和文化底蕴,成为齐齐哈尔市城市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1 项目背景

1.1 齐齐哈尔市沿江空间概况

本次设计范围为沿中心城区嫩江岸线长约12km的区段。项目北至G10国道,南至齐齐哈尔市江心岛湿地公园。场地周边的水域资源和自然风光为本项目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应通过合理的规划,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扩展城市旅游资源,提升滨水区域的形象[1]。嫩江沿岸还分布了几处现有公园,如明月岛风景区、和平广场和嫩江公园。如何将这几个主要场地加以保留,并通过景观设计加以改造,形成各具特色又谐调统一的景观效果,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1.2 齐齐哈尔市地域文化概况

滨水绿地是城市的重要景观形象,选取齐齐哈尔的“鹤文化、抗战文化、冰雪文化”引入本次滨水绿地的设计中,将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通过城市景观形象展现出来。

(1) 鹤文化。齐齐哈尔被誉为“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位于齐齐哈尔市境内的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湿地面积最大、生态环境最优、栖息鹤类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国家级鹤类自然保护区[2]。作为鹤的故乡,齐齐哈尔这片土地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友好环境,有力地支持了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鹤文化作为齐齐哈尔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之一,可提取极为丰富的文化元素进行场地特色设计,把鹤文化融入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中,打造成城市文化主题的“灵魂”。

(2) 抗战文化。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齐齐哈尔为人类和平拉开了一场正义战争的序幕。“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辽吉两省,又向黑龙江省进犯,以马占山将军为首的爱国官兵进行的一次有组织、大规模的抗战救国战役,在嫩江桥打响了大规模武装抗日第一枪。嫩江桥抗战,极大地鼓舞和推动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潮。

现状中的和平广场就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而建。规划设计中将该广场加以保留,并通过景观设计加以改造,满足文化教育的功能。

(3) 冰雪文化。齐齐哈尔的冬季冰雪资源非常丰富,冰雪情趣无处不在:这里有世界独有的雪地观鹤,有历史悠久的冰雪游览会,有新奇刺激的雪地温泉……在沿江景观的规划设计中,将冰雪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实现滨水绿地的场地功能伴随季节性发生转换,让非冰雪季节和冰雪季节都有景有趣可游可赏。

2 总体规划设计

2.1 设计目标

本项目期望在生态化建设基础上,以嫩江自然环境及地域文化为前提,创造一个具有地方特色,反映城市文化历史,满足人们休闲娱乐、观光游览需求的综合性城市滨水绿地。

2.2 设计原则

(1) 遵循生态原则。嫩江沿岸的规划设计要强调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延续,不能以牺牲环境质量来达到开发的目的。规划场地内原有一些种植区,应尽量地保留并充分利用这些生长良好的乡土树种,在利用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使绿地、道路与人工景观巧妙而有机地融合。在满足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的同时,尽量减少人类活动对城市滨水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破坏[3]。维护生态平衡,继而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展现地域特色。充分挖掘区域地理、人文和乡土植物的特色,利用景观手法加以表达,对提高城市滨水绿地的活力、趣味、文化品位等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手法将集中体现于保留以文化为代表的城市精神、增加以植物为手段的空间塑造,适量运用以雕塑、小品等人工景观为点睛的景观创造。

(3) 功能多样性原则。本次滨水绿地设计除了满足防洪使用功能的要求,还包括改善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增加滨水绿地的游憩和景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等要求。

文章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网址: http://www.qqhedxxb.cn/qikandaodu/2021/0708/649.html



上一篇:后工业景观视野下齐齐哈尔工业遗产再利用研究
下一篇:大学技术转移转化政策比较研究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版面费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论文发表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