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修道院与西欧世纪文艺复兴分析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美国学者哈斯金斯(Haskins)提出了“12世纪文艺复兴”这一概念,其主要内涵是12至13世纪整个西欧发生了一场社会文化的大变革。 中世纪前期,修道院是西欧的文化教育中心,也是重要的

美国学者哈斯金斯(Haskins)提出了“12世纪文艺复兴”这一概念,其主要内涵是12至13世纪整个西欧发生了一场社会文化的大变革。

中世纪前期,修道院是西欧的文化教育中心,也是重要的经济实体,不仅使西欧的文明得以在战乱中延续,而且也使得西欧文化在蛮族入侵后的“黑暗时代”以恢复和传承,这都为“12世纪文艺复兴”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

1修道院与“12世纪文艺复兴”的兴起

11世纪初,随着西欧从外族的侵略中恢复,其生产渐趋稳定。在此情况下,西欧人口有了迅猛的增长,“11世纪初,西欧和中欧的人口从1200万增加到了3500万。”人口大量的增加,原有的土地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面对这种情况,人们开垦无主的荒地和林地来进行耕种,此即11世纪开始的“垦荒运动”。而在此运动中,西多派修道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垦荒运动’是在修道院领导下的一场农业经济革命,尤其是作为垦荒主力的西多派修道院,更是在垦荒运动中处于排头兵的地位。”西多派修道院修建在远离闹市的林地和沼泽,提倡简朴生活和重视劳动。为了生活所需,西多派修士开垦荒地,修建房舍进行生活,因此每一所西多派修道院的建立都意味着大量新的土地被开垦。西多派还接受不能成为修士的“世俗兄弟”进修道院,带领他们进行劳动和开垦荒地。西多派修道院成了“垦荒运动”的领头人,只要有荒地变为良田的地方,就有西多派修士的身影。

在西多派修士的带领下,“垦荒运动”不断扩展,农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手工业者从农民之中分离出来。生产技术的提高,农民获得更多剩余劳动产品,为了将自己的剩余产品进行交换,他们不断扩大自己交换产品的范围,有些人甚至迁移到商人的生活区域之内,这对于西欧商人阶级的产生和市民伍扩充有着重要作用。伴随这些阶级的扩大,世俗文化的逐渐兴起,这些变化都与修道院有着密切联系。

“垦荒运动”为当时西欧的文化变革打下了物质基础,而古典文化的再度兴起为“12世纪文艺复兴”产生的提供了文化基础。对于当时的西欧社会来说获得古典文化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修道院对于书本的抄录和保存。西罗马末期,蛮族入侵,大量的古籍在这场灾难中损毁。但在修道院中,部分古籍保存了下来。“正是修道院里的活动帮助教会保存了古典文化的火种。”随着修士越来越多,但书籍却很少,为了获得所需数量的书籍,修道院建立了专门的抄写室,用以修士抄录书籍,因此“无论本笃会修道院出现在哪里,哪里的书籍就会大量增加,图书馆也会逐渐发展起来。”而修士抄录的不仅仅是《圣经》还有塔西佗等人的古典书籍,大量的古典著作就通过修道院的保存和抄录流传了下来。当12世纪社会发生变革的时候,这些修道院保存下来的古典文化,又焕发光芒。

除了修士保存书籍,“翻译运动”的进行是古典文化获取的另一个来源。阿拉伯帝国通过不断的扩张,获得了广袤的国土,国力达到鼎盛。而对于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阿拉伯帝国采取学习的态度。他们从帝国各地搜集书籍,甚至从死敌拜占庭手里索要书籍,在此情况下,阿拉伯获得了大量不同文化的书籍,并且通过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翻译运动”将这些书籍翻译成阿拉伯文,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古希腊书籍,而这些书籍正是当时西欧所缺少的。通过西班牙的穆斯林,这些书籍源源不断的流入西方。而引进阿拉伯文化,需要将阿拉伯文翻译为当时西欧通用的拉丁语,在12世纪之前,西欧的学术中心在修道院,所以在这场翻译运动中,修士当仁不让的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第一部拉丁语的《古兰经》就是由克吕尼修道院的院长彼得在1143年翻译完成的。此外,“蒙特-卡西诺(Monte Cassino)修道院的鼎盛期约在1050~1090年,其非洲籍的僧侣康斯坦丁正在把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和盖伦(Galen)翻译成拉丁文”通过修道院的保存和对于阿拉伯文化的吸收,在11世纪后半期,西欧已经拥有了大量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书籍,这就为“12世纪文艺复兴”奠定了文化基础。

2修道院在“12世纪文艺复兴”中的表现

随着“垦荒运动”的发展和古典文化的重新兴起,“12世纪文艺复兴”在各个领域逐步展开,历史写作就是“12世纪文艺复兴”的主要表现之一。西欧中世纪早期,教会由于其特殊地位成了修史的中心。中世纪早期编年史只有一种形式,即教会的编年史。教会还开辟了圣徒传记等形式的史书,将教会的信仰和历史相结合作为基督教会主要的文化实体,修道院就是编史的中心之中心,它有着修史的历史传统,创造了史学新模式修道院年代记。这一时期,延续了三种之前流行的历史编纂学,即编年史,圣徒传和年代记,但有了很大的发展,“旧的风格增加了广度和历史学深度,新的风格得到发展,由于要更全面地反映该时代日益增长的人类活动,历史著作数量急剧增加。”总体编年史是12世纪历史写作的主要特征。虽然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非修士的历史作家,但是总的来说,在这一时期的历史作品还是以修道院历史为主。

文章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网址: http://www.qqhedxxb.cn/qikandaodu/2021/0727/658.html



上一篇:美国大学的创客空间发展与启示
下一篇:唐君毅的大学诠释探赜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版面费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论文发表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