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关于齐齐哈尔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研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齐齐哈尔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临近白城市、呼伦贝尔市、大庆市,距离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359千米。从地理环境上来看,齐齐哈尔市位于西部边陲,信息资源相对闭塞。人均GDP不如

齐齐哈尔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临近白城市、呼伦贝尔市、大庆市,距离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359千米。从地理环境上来看,齐齐哈尔市位于西部边陲,信息资源相对闭塞。人均GDP不如临近的几个大城市,人口流出,经济下滑,再加上市内并没有专业的音乐团体,国家近年来一直在提倡的音乐素质教育进程与临近的大庆市和哈尔滨市相比较差距还是十分巨大的。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音乐教育的投入和支持逐年加大,但仅仅只是设施上的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努力转变教育思想,充分地认识到音乐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人格健全所发挥的重要作用。[1]

本文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为例,依据音乐教育的治理主体主要为政府(建设者主体)、学校(管理者主体)、学生(受教育主体)三方面,以此为结构划分依据,从三个维度考察齐齐哈尔市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以实际情况、调查研究着手,提升齐齐哈尔地区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认知水平,以便更好地推动齐齐哈尔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

为充分调查齐齐哈尔市中小学音乐教育需求的实际情况,本文采用田野调查研究方式中的问卷调查、焦点小组与深度访谈法。对齐齐哈尔地区讷河市(1个)、泰来县(1个)、富裕县(1个)、梅里斯(1个)、龙江县(1个)五个地区5所中小学开展田野研究,受访人数共166人,男女比例约为3:2,其中小学占66%,中学占34%。

一、齐齐哈尔市音乐教育概况

(一)农村音乐教育

1.匮乏的音乐课程。通过对齐齐哈尔市农村的中小学音乐课程调查发现,虽然音乐课在课程设置中被列为必修课程,但学时却很难保证完成,更不要说完成质量如何。受到旧观念影响,学校还是把升学率放在首位,毕竟升学率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受升学制约,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还是被语文、数学、外语等主要学科占用了。跟这些学科相比较,音乐课并没有被重视起来。多数学校每个星期仅有一学时四十五分钟左右的音乐课程设置,且很多学校每逢期中、期末、联考等重要考试期间,仅有的一学时音乐课还会被占用。这样算下来,一学期很多学校的音乐课程几乎都完成不到百分之五十。即便不被占用,一周一学时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上,教师既要教授学生演唱,又要负责学生欣赏,还要讲授所欣赏作品的相关知识,诸如创作背景、创作风格、作者生平、表现内容、音乐结构、音乐语言等等,这四十五分钟也是远远不够用的。一旦课程被考试占用,新课程教学计划同样会被干扰甚至无法顺利完成既定教学计划。

2.专业的音乐教师匮乏。从齐齐哈尔市地区分布结构上来看,城乡结合部地域较多,独立的乡镇村也有,还有一些贫困县乡。基于这些原因,有些地方的中小学师资配备不够健全,音乐、美术老师几乎都没有配备,相对偏远落后地区,甚至会出现一名教师,同时担任多门课程的讲授,即同时教授数学、语文、体育、英语、音乐等数门课程。极少有具备专业演唱歌曲能力的音乐教师,且这些没有受过系统音乐教育的教师专业水平有限,面对音乐教育这具有特殊性、教师的“讲授”远大于学生的“接受”的学科,无法满足“因材施教”,仅仅通过几节音乐课,又是采取“一对多”的授课方式,所讲授的歌曲是否适合学生学习,甚至于歌曲的节奏旋律、情感表达的准确性都是有待考察的。

3.教学内容的单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逐年增长,校舍及硬件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可与音乐相关的配置仍然相当缺乏,很多农村的中小学,根本无法配备专业的音乐教学用具,如钢琴、音响设备、音乐资料、音乐书籍仍然相当缺乏。一些观念新、内容广、要求高的新课程理念,面对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农村音乐教师有限的专业水平根本无法达到提升音乐教学质量的实际目标,更不要说内容的创新和形式的多样化。

4.社会家庭认识存在偏见。经济生活水平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在一些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人们对艺术了解相对较少,错误地认为,只要学好文化课就可以,对于孩子在学校是否接受音乐教育,是否了解和掌握欣赏音乐、演唱歌曲的基本能力如何,是否接触过交响音乐,是否参与过任何艺术活动,家长都不在意。甚至还会认为,学习音乐影响了孩子文化课程学习,对音乐教育本身存在认识偏差,认为音乐教育无用,占用了孩子有限的学习时间,对文化课程学习会带来不必要的牵扯,增加课业压力,影响正常的学习进度。多数家长只关心升学考试科目的文化课程分数,认为只要学好这些就好。这些错误认知都为农村的音乐课程教育和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

文章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网址: http://www.qqhedxxb.cn/qikandaodu/2020/0723/388.html



上一篇:论齐齐哈尔“和平文化”血脉与基因的传承
下一篇:校园里的那个“老大哥”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版面费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论文发表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